中國專利電子審批系統成為專利審查得力助手
自今年2月10日正式上線以來,中國專利電子審批系統(下稱E系統)已經運行了近5個月。截至5月31日,E系統的累計登錄人次為87.4763萬,日均登錄1.1208萬人。同時,在新升級的電子申請系統的帶動下,專利電子申請的平均日受理量相比去年同期也有大幅提高。實踐證明,E系統在提升審查效率、提高審查質量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
優化審查流程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自動化部副部長李程向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介紹,E系統包括1個主平臺和19個子系統,包含1.1萬個功能模塊、3600個界面,涉及28個使用部門、7130名使用人員。截至5月31日,平均每天登錄E系統的人數為4348人,占注冊用戶總數的61%,其中絕大部分是專利審查員。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外觀設計審查部審查員張咪每天都要登錄E系統進行專利審查工作。她告訴記者,基于全流程代碼化的E系統,不僅是對上一代系統的升級換代,更對審查模式進行了徹底革新。據了解,由于E系統是基于全電子數據的無紙化審查系統,從而省去了文檔在各個部門交接的環節,審查員對新案的獲取方式也由被動接受分配變為主動提取,流程大幅度優化,審查員可以更加靈活地安排自己的工作時間和節奏。
國家知識產權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由于紙件文檔不再作為專利申請的載體或審查所依據的文本,所有的審查文本都以系統為準,因此,審查員就省去了很多以往需要在紙件文檔上進行的操作。例如,以前審查員除了要審查案卷的實體內容之外,還必須在案卷的封皮上蓋章、在公報袋上做標記、打印并裝訂通知書。如果案卷存在優先權等審查項目時,需要在紙件文檔上標記的內容就更多了。而E系統的上線,使專利審查工作方式徹底變革,省略了很多步驟,從而大大提升了審查員的工作效率。
此外,E系統還提供了強大的文本編輯功能,審查員能夠利用其直接編輯生成授權公告文本,這一審查模式的改進,使得授權公告的發布效率亦隨之提高。據介紹,現在各種通知書的發文頻率由以前的每周1次到2次,增加至每天發文,保證了審查員所作出的各種審查決定及時地送達申請人。
截至5月31日,E系統共發送各類通知書136萬件,而去年同期發出各類通知書118萬件,同比有相當幅度的提高。